軟板廠看到新華社援引印度商業(yè)標準報報導稱,今年第2季,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場份額急速攀升,從1年前的不到20%上升到45%。 尤其小米、VIVO、OPPO、聯(lián)想表現突出。
第2季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表現上,小米僅落后于韓國三星,位列第2,占15.5%;VIVO排名第3,占12.7%;OPPO和聯(lián)想分列第4和第5位,占9.6%和8.0%。
其中,小米旗下的紅米Note 4銷售量最大,占有7.5%份額;紅米4占4.5%;三星J2手機則占有4.3%。
市場調查公司分析師表示,盡管受到印度商品服務稅的影響,但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仍表現優(yōu)秀,特別是1.5萬至2萬盧比(1美元約合64盧比)的手機銷售量最好。
報導稱,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智能手機品牌迅速搶占印度市場,不是像10年前那樣依靠打價格戰(zhàn),而是基于以下3個策略:一是主打迅速成長的中端市場;二是在雙攝影鏡頭和指紋識別方面的技術創(chuàng)新;三是大膽的營銷投入和管道分成。
譬如,2014年進入印度市場的VIVO是第1家在印度設廠生產智能手機的公司。 它主要依靠強有力的線下銷售,目前已在印度全國22個邦400個城市設立了網點。 此外,該公司2015年取得印度板球甲級聯(lián)賽的冠名權,2016年開始聘請寶萊塢巨星Ranveer Singh作為形象大使。
同年進入印度市場的小米則主要依靠在線銷售。 小米去年第4季的銷量占在線智能手機市場的29.3%,是印度在線份額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 2016年3月至12月,小米在印度總共銷售了360萬支手機,年收入首次突破10億美元,成為繼中國之后的第2大市場。
這無疑不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體現,經濟更加強盛,國力得到進一步加強,才能更加維護自己的主權,不容他人有任何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