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八九月份都是各大廠商發(fā)布年自己旗艦機的時候,最近 vivo、OPPO、小米、華為、蘋果接連發(fā)布了自己的年度旗艦,這當中除了蘋果,其它廠商均發(fā)布了5G版本手機。恰逢節(jié)假日,勢必會迎來一波換機潮,而各大廠商發(fā)布的5G手機很可能會成為很多同學的首選,今天軟板廠小編要來給準備購買5G手機的同學潑潑冷水。
先拋出觀點:對于普通消費者,當前不適合購買5G手機。原因有四:
1:5G標準還未完全確定,現(xiàn)在買的5G手機來年可能不可用;
2:5G相關的芯片還不夠成熟,功耗偏高;
3:5G基站要求密度大,短時間難以大面積覆蓋;
4:5G生態(tài)發(fā)展還需要時間,當前缺乏應用場景。:
5G標準還未完全確定
今天的5G只是有了一個初步標準,這些標準要最終確定,按計劃要等到明年三月份。那么今天的5G手機到了明年最終標準確認下來的時候就有可能不可用,或者不好用。
說到標準就不得不提NSA和SA。非獨立組網(Non-Standalone,NSA):即利用現(xiàn)有4G作為核心網,4G 為主,5G為輔,對應標準 3GPP-R15-NSA,這是5G的早期做法;獨立組網(Standalone,SA):5G 作為核心網,只有5G基站工作,對應標準3GPP-R15-SA,這是今年六月份在摩洛哥剛確立的標準。
簡而言之,SA就是為5G建一個全新的網絡,包括基站、核心網等;而NSA就是利用現(xiàn)有的4G網絡基礎設施,在這個基礎上建立5G網絡。
在NSA組網方式下,運營商會采用4G/5G公用核心網的方式以節(jié)省網絡資源,但缺點是無法實現(xiàn)低延時等5G新特性,這對于自動駕駛這類應用場景來說是致命的。所以SA才是5G的最終方向,只不過當前部分運營商為了節(jié)省開支會在5G建網初期采用NSA方案來過渡,SA網絡的建設才剛開始。我國從明年1月1日起,將不允許NSA手機入網。
FPC廠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市面上同時支持SA和NSA的5G手機只有華為,而其它廠家的5G手機均只支持NSA?;谏鲜鲈?,你現(xiàn)在購買的小米、三星等NSA手機,今后只能降級使用4G網絡。
5G相關芯片不夠成熟,耗電快
雖然現(xiàn)階段我們能在市面上買到好幾款5G手機了,但是他們都有個通用缺點就是功耗高,續(xù)航相比4G手機要低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當下的5G相關芯片技術還不夠成熟,耗電量比較大。這是技術發(fā)展的必經階段,10年前4G網絡剛開始普及的時候,無論是Android還是iOS基本半天就沒電了,也就是這幾年了你的手機才不用半天一沖。同時對于那些NSA手機要同時連接4G和5G網絡,功耗會比SA高,會進一步降低續(xù)航。
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市面上的那些同型號的手機,5G版本要比4G版本電池容量高的原因。
5G基站要求密度大
無線網絡通信本質上是電磁波的傳輸,電磁波的特點是: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越趨近于直線傳播(繞墻和穿透能力差);頻率越高,在傳輸介質中的衰減也越大。
國際上在試驗5G網絡的時候使用的是28000MHz,負責我國5G戰(zhàn)略的鄔賀銓院士也表示未來中國5G也會采用28000MHz 的頻段,這比4G網絡使用的1800MHz~2600MHz的頻率高出了一個數(shù)量級?;谶@個原因,5G網絡要實現(xiàn)4G網絡同樣的覆蓋率,基站的密度要大的多。如果4G網絡要求2~3公里一個基站,那么5G可能就需要200~300米一個基站,基站的總數(shù)是前者的100倍。
這么多的基站,即使在一線城市要實現(xiàn)5G網絡全覆蓋也不是短時間能輕易做到的。因此你的5G手機在當前絕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只能使用4G網絡。同時由于基站覆蓋度不夠,你的5G手機需要頻繁在4G和5G之間切換,或者信號不好的時候放大功率以便接收信號,這會進一步加大手機的功耗,降低續(xù)航。
海量的基站建設對運營商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成本,華為這種5G基站設備廠商將是最大的贏家。即使華為被美國封殺,還是有不少歐洲、東亞的運營商選擇和華為合作,原因就是人家華為的設備便宜啊,能夠節(jié)省運營商大量的基站投入。
5G生態(tài)發(fā)展還需要時間
即使你不在意今后可能用不了的風險、不在意續(xù)航的降低、你也長期處于5G網絡覆蓋的區(qū)域,5G手機給你帶來的提升也只不過是下載速度變快,其它方面和4G手機沒任何區(qū)別。各大互聯(lián)網廠商、設備廠商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探索5G網絡下的各種應用場景,就比如短視頻、直播這些新事物也是到了4G時代的中后期才出現(xiàn)。
5G的意義也絕不僅僅是速率的提升,它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高帶寬、高速率;高可靠、低延時;支持海量設備并發(fā)。
這些特性能讓很多技術落地,比如無人駕駛、比如萬物互聯(lián)等等。而電路板廠發(fā)現(xiàn),這些技術的落地也都需要時間,這不是你當下買了部5G手機就能體驗到的。
基于上面這四個原因,普通消費者在現(xiàn)階段購買5G手機不但沒有意義,反而可能給你帶來續(xù)航降低、后續(xù)可能無法使用5G網絡的問題。當然對于喜歡追新的極客、科技粉這些都不是問題,這類消費者相當于第一批5G網絡的測試用戶,對于5G的發(fā)展和落地也是很有意義的。
5G手機還有個問題就是更貴。但......貴不是手機廠商的問題,是你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