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wǎng)友認為,現(xiàn)在的手機快充最快的可以在15分鐘能充滿電量,對于一些“電量焦慮癥”用戶來說是非常友好的;但也有網(wǎng)友認為,功率越大手機發(fā)熱就越明顯,危險也就越大。
面對如此明顯的“兩極分化”,其實,針對智能手機充電安全問題國家相關部門也是制定出臺了相應的標準,各大手機廠商的充電技術都必須符合這一國家標準才能投入生產(chǎn)。
即便是在各大手機廠商在“內(nèi)卷”的同時,也會不斷更新升級技術來降低快充帶來的風險,有的廠商還會通過一些第三方檢測公司認證,而且合格的充電器都有防止過度充電的安全保護裝置,電池一旦充滿就會啟動保護功能,所以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電池軟板小編告訴大家,手機快充是安全的,即便是過百瓦,也都是安全的。
智能手機采用的電池一般都是鋰離子電池,也就是常說的鋰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的。
鋰電池根據(jù)電解質(zhì)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其中,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是手機、筆記本電腦 等現(xiàn)代數(shù)碼中應用最廣泛的電池,單獨的鋰電池使用中不可過充、過放,因為過沖過放會損害電池。
所以在電池上有保護元器件或保護電路以防止昂貴的電池損壞。
如今智能手機因為用戶的重度使用、屏幕大、以及5G使用上后功耗更大等原因,都會導致電量消耗過快,一些容量不夠大的智能手機很有可能需要一天多充。
但是電池軟板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鋰電池在快速充電這方面還是有些差距,因為大電流會損傷電池負極表面的半透膜,同時電池溫度會上升,所以一般來說,技術人員會進行人工限制鋰電池最大充電電流。
但這個問題就是,小電流對電池安全,隨之而來的就是充電時間過長。
一般來說,高壓快充方案會產(chǎn)生電量耗損,受物理定律制約,產(chǎn)生熱量,必然產(chǎn)生安全隱患。
不過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很多手機都采用低壓大電流的快充技術,再通過廠商的散熱技術,安全性還是有所保障的,加之快充技術已經(jīng)成熟,用戶也可以安心使用快充進行充電。
就電池軟板小編了解到的,基于對現(xiàn)在快充技術的認識,快充是未來趨勢,像如今還在20W邊緣徘徊的蘋果手機來說必定是會越來越少。加之手機廠商借助各種新技術解決了大功率快充的安全問題,消費者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不過,有一說一,大功率快充對電池的傷害無法避免,因為充電功率越大,電池活性衰減越快。
除了快充的問題,其實對于手機電池的損耗也是一個問題所在,有些消費者也在質(zhì)疑,對于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也可以放心,國家對于手機電池損耗的標準是“必須要滿足400次充放電測試后,電池額定容量在60%以上”,所以總體來說,大家不必太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