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數據中心芯片研發(fā)方面已取得進展,有望于2025年開始使用新的芯片。
據柔性電路板小編了解,Google在數據中心芯片研發(fā)方面已取得進展,有望于2025年開始使用新的芯片。Google服務器設計團隊已努力至少兩年時間,其兩款芯片技術建立在Arm的技術之上,臺積電可能會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量產這兩款芯片。
去年7月,Alphabet旗下Google云端部門宣布,他們將開始采用基于Arm技術的芯片,成為又一個加入這一轉型浪潮的大型科技公司,從而給英特爾和AMD帶來更大的壓力。
Google當時表示,該公司的新服務將基于Ampere Computing的Altra芯片。Ampere Computing還會向微軟和甲骨文等企業(yè)出售芯片。
在去年早些時候,被英偉達收購的巨額交易失敗后Arm曾表示計劃上市。Arm長期以來一直提供芯片設計和其他知識產權,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芯片制造商提供服務。2018年,Arm開始替資料中心使用的芯片提供技術,該市場由英特爾和AMD主導。
自此之后4年內,Arm的技術已經出現在全球各地的資料中心,包括美國亞馬遜、微軟、甲骨文和中國的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企業(yè)。
這些公司購買大量運算芯片,然后透過付費的云端運算服務將計算能力出租給軟件開發(fā)商。他們仍然提供基于英特爾和AMD芯片的服務。但隨著Google加入提供基于Arm的芯片云端供應商行列,幾乎每個主要提供商現在都至少有一些基于Arm的產品。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一些云端運算公司正在設計自己基于Arm的芯片,并由芯片工廠生產。除數據中心芯片之外,Google已經在手機芯片方面取得不少進展。
據柔性電路板小編了解,2021年10月,Google推出Google Tensor,這使Google首次自行研發(fā)設計,由三星代工生產的行動設備單片芯片系列。首款Google Tensor基于Arm V8架構,采用三星5nm制程工藝,搭配2個頻率2.8GHz的Cortex-X1大核心,2個頻率為2.25GHz的Cortex-A76中核,4個頻率為1.8GHz的Cortex-A55小核,首款搭載此芯片的產品為Pixel6系列。
谷歌還設計了自己的新處理器Argos視頻(轉)編碼單元(VCU),其目的只有一個:處理視頻。高效的新芯片使這家技術巨頭能夠用自己的芯片替換數千萬顆英特爾CPU。多年來,英特爾內置于其CPU中的視頻編解碼引擎一直主導著市場,因為它們提供了領先的性能和功能,并且易于使用。但是定制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的性能往往優(yōu)于通用硬件,因為它們僅針對一種工作負載而設計。因此,谷歌轉而為YouTube的視頻處理任務開發(fā)自己的專用硬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從谷歌分享的性能數據看,很明顯單個Argos VCU僅比H.264中的2路Skylake服務器CPU快。但是,由于可以在單個服務器中安裝20個VCU,從效率的角度來看,VCU勝出。但對于要求更高的VP9編解碼器,谷歌的VCU似乎比英特爾的雙路至強快五倍,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效率優(yōu)勢。
據柔性電路板小編了解,自從谷歌擁有Argos VCU,它用自己芯片取代了許多基于至強的YouTube服務器。很難估計谷歌實際更換了多少至強系統(tǒng),但一些分析師認為,這家科技巨頭本可以將3300-4000萬個英特爾CPU換成自己的VCU,即使第二個數字被高估了,單位仍然是數百萬個。
由于谷歌的其他服務需要大量處理器,因此該公司從AMD或英特爾購買的CPU數量可能仍然非常高,并且不會很快減少,因為谷歌自己的數據中心級芯片的使用需要數年時間。
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谷歌為了嘗試使用創(chuàng)新的編碼技術(例如,AV1),YouTube需要使用通用CPU,因為Argos不支持新編碼技術的編解碼。此外,隨著更高效的編解碼器的出現,這些編解碼器對計算能力的要求往往更高,谷歌將不得不繼續(xù)使用CPU進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