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F載板供需反轉以來,全球各大國際大廠被客戶追著跑的情況下,從原本保守擴產到加碼資本支出,臺灣已經是全球最大生產IC載板的基地,主要三大廠欣興、南電、景碩都有擴產計劃,日前歐洲最大的載板廠奧特斯AT&S也宣布史上最大擴產投資,但擴產或建廠需要時間,目前設備交期也一再延長,據電池軟板廠了解,伴隨著需求持續(xù)高度增長,估缺貨可看到2023年底。
載板三雄2020~2021年產能僅緩增
據電池軟板廠了解,在擴產幅度,IC載板廠商部分,欣興、南電相對ABF的產能原本就比較大,今年添加ABF載板產能約10%~15%,景碩添加30%,產能是陸續(xù)到位,2020~2021年大家的擴產都算是緩步抬高。
IC載板具進入障礙,設備交期一再拉長
載板算是三高產業(yè),高技術、高資本以及高人才,橫跨傳統(tǒng)的印刷電路板以及半導體的行業(yè),新進者2~3年都無法得到客戶認證生產,至于要蓋一個新廠的話,以龍頭廠欣興來說,為了要建一個新時代的高頻高速載板廠,規(guī)劃的支出達400億元,這對電池軟板廠的PCB產業(yè)來說是很大的投資,而且現(xiàn)在設備的交期也都愈拉愈長,所以雖然每家廠商都跟上擴產的腳步,但能否真的2024年把產能大量開出,也都是問號。
萬里無云?觀察兩重點
但IC載板是否真的萬里無云?市場更關注供需是否會提早在某一個時間點反轉?這部分主要先觀察目前現(xiàn)有的大廠的擴產的速度,如果有大廠擴產的速度比預期加速,提早打開了產能的缺口,這是隱憂,尤其是日系大廠,因為日本廠商本來技術就有優(yōu)勢,高端的載板供應商本來是由ibiden為領頭羊,ibiden也陸續(xù)有好幾波大手筆宣布擴建的計劃,當日本大廠產能開出,則需要觀察客戶的流向。